学院教育是指通过教材、课程、实践完成的教育,区别于学徒制的口耳相承与自我摸索,在任何一种单一语境下,这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所产出的培育结果难以判断孰优孰劣。但这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所需共同解决的核心问题无外乎“电影教育培育的应该是技工还是大师”。我们需要职业人才在职业化领域的夯实;也需要天才试探出一种新的电影语言、美学形态和艺术高度。
因此关于培育计划的种种讨论也就不仅限于对于导演培育的思考,它关乎与电影相关的全部细分工种。对于这些工种的从业者而言,技能固然必须,但与人文艺术的敏感度和审美力同样分不开。独立于学院之外,个人、公司、政府、节展平台等,均开始涉足尝试对于电影人才的培育,匠人与大师能够被培养吗? 什么样的专业人才应该被培养?区别于学院教育,这些电影培育计划应该提供什么?培育机制与电影生态的关系是什么?还有待他们的解答。
论坛主持人:
监制多部电影,包括娄烨执导的《苏州河》《浮城谜事》《推拿》《风中有朵雨做的云》。四次作为入围影片的制片人参与戛纳电影节。
耐安 | 演员、制片人
论坛嘉宾:
釜山电影节主席,釜山东西大学林权泽电影艺术学院学院长。毕业于韩国中央大学电影学专业,连任中央大学电影学教授及中央戏剧学院客座教授,首尔短篇电影节评审委员及执行委员,釜山国际青年电影节评委。
李庸观 | 釜山电影节主席
自 2012 年起担任戛纳国际影评人周艺术总监;作为《电影手册》的前任编辑,自 1979 年以来,便一直以影评人身份参与《电影手册》的编辑和撰稿工作。他任教于巴黎第三大学,主要教授电影、历史和美学。其所撰写的电影书籍和论文,包括《萨蒂亚吉特·雷伊》、《路易斯·布努埃尔》、《来自路易斯·布努埃尔的他》、《黑泽明》等。任职于《电影手册》时期,完成多期特刊:包括与奥利维耶·阿萨亚斯合作完成的《香港制造》(1984 年)和《中国制造》(1999 年),并合作编辑完成《好莱坞的亚洲》的特刊内容(2001)。
查尔斯·德松 | 影评人、戛纳国际影评人周艺术总监
伊朗的著名导演、编剧、制片人和作家,是伊朗新浪潮电影运动的重要一员。他制作了20多部长片电影并获得了50多个国际知名电影奖项。包括《坎大哈》《魔毯》《骑单车的人》等。
出于对电影事业的热爱、以及对现行教育制度的不满,马克马巴夫创立了“马克马巴夫之家”,希望人们能接受有机的、灵活的教育。
莫森·马克马巴夫 | 导演、编剧、制片人、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