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怎样看电影?我们又怎样看待电影?这样的问题在疫情的浪潮渐向平缓之后,重新变得本质起来。
在银幕数量、票房纪录、档期被反复甚至刻意地提及和庆祝的时候,我们仿佛已经很难回忆起,电影在如此广泛的成为现代文化生活的一种组成之前的样貌。但在诸如《一秒钟》这样的影片里,我们依然时常能够窥见电影曾经承载的另一种寄望。
我们试图以一种松散的电影史作为脉络,回望“电影”在不同时期所扮演的角色、践行的功能与承载的意义。作为一种集体观看、集体创作的艺术形式,电影在以怎样的力量聚集人群?通过一系列“关于电影的电影”,我们尝试并置在彼时与此刻,导演对于电影形制所寄托的表达、电影本身创作意义上达成的表达、电影对观众所产生的观看的意义。
作为一种聚集观看的形式,华语电影的早期发展与戏曲和戏剧源流相交,又因特殊的历史时期背景,继承了更多政治文化的宣教功能。但也因资源集约与知识群体的导向创作,呈现了极高的艺术水准。在之后的电影史发展历程中,电影得以脱离过于稀缺的资源,承担更为多样的功能。知识分子群体以电影书写反思,承载历史的另一种表达;资本进场后,作为更为纯粹的娱乐消费产品;以及作为集体与个人意义交互年代,复杂梦想寄托的产品……而对比当下我们在院线所能看到的影像,影像由高度集中、高度提炼,逐渐变得宽容、松散又多样,但也在此过程中变得更为具体,在每一个向度上呈现出单一与割裂。
在影史经典《八千里路云和月》里,演剧与电影相交,一批知识精英的左翼影人在电影的观看中践行教化与宣讲,也建立起一种艺术水准。《金银滩》是这一系列影片中唯一一部不关于电影本身的影片,它以另外的一个角度嵌入了西宁的城市电影史。在六七十年代,建国后青海第一家电影院——西宁人民电影院开始尝试放映在地题材的影片,不出意料的万人空巷。而进入电影热潮的八十年代,在《小街》中,我们看到电影成为一种虚构的手段,得以承载知识分子对于现实的期望,对于既定历史的痛楚与幻想。而在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入世等一系列新的时代变化,电影也变得更为亲切:《马路骑士》中街头穿梭的跑片员,恍若如今的外卖骑手的身影;《喜剧明星》中小龙套的成名之路、《遭遇激情》中小场工在造梦与现实中的挣扎,似乎都能呼应我们当下所面临的一种现实。
伴随着电影媒介在不同时期的嬗变,我们或许会拥有一个更清晰的视点来观看此刻在电影节和院线刚刚与观众相见的影片。如果足够幸运,我们也能因此找寻到些许答案:我们此刻的观看,会否会改变我们将来观看电影的方式?今日看到的影像,会否能预告未来电影新的命运?